正文卷 第三百零二章 ?大公主的生辰宴(一)
林夫人一脸谄笑的看着太后,这味药材可不是她娘家正好有的,而是专门去寻得。
“那你也有心了。”
太后示意李嬷嬷收下,然后也没有说过多的话,这一味药材是要做养荣丸的,当时想着玉莞可能一时半会不能进京,所以让太医尝试着配药。不过现在玉莞已经拿了新配方的养荣丸来,也就不太需要了。但她是太后,臣下的进贡为什么不能收,无非也就是有求于她。
太后的沉默让林夫人也有些尴尬,她和太后相处不多,不太了解这位贵人的脾性。
而李嬷嬷是看出了林夫人的不安和忐忑的,看在她送药材这份心上,李嬷嬷和太后交换了一个眼神,得到太后的应允后,开口道:“林夫人这一对女儿倒是生的漂亮。”
听着李嬷嬷的话,玉莞也看向了两个女孩。
这两个女孩也就十来岁,看起来才及笄不久,宸卫给她的资料上也只是寥寥数笔带过,林夫人和林大人成亲多年,孕育有一双女儿和一个儿子,原本就是烟柳巷的翘楚,长相自然不会太差,这一双女儿的颜色在京中这些官宦世家也是排的上号的,但气质上就要差一些,总有一些妖艳的感觉。
今日进宫倒是收拾的比较正式,两人的装束都是梳着小髻,有些像现代的丸子头,只不过梳的更加齐整,带着镶珍珠的发饰和步摇,由于宫中烧着地龙,披风已经脱掉了,露出粉红和粉黄的交领小袄,下身皆是浅蓝色的百褶裙,裙边上还镶着毛绒绒的皮毛,是时下最流行的少女服饰,显得娇俏可爱,不过两人都是一双狐狸眼,微微一笑,就有些魅惑。
听着李嬷嬷点了名,林夫人忙带着两个女儿起身行礼。然后战战兢兢的说道:“嬷嬷缪赞了,今日进宫确实想要向太后娘娘求个恩典。”
太后本来闭着养神的眼睛,听着这话的时候,也睁开了来:“说。”
“腊月二十六是大公主生辰,听闻宫中要设宴,就想向太后求个恩典,能让希娜也能进宫赴宴……”
林夫人几乎是伏在地上说的。
大公主的生辰宴,玉莞也是知道的。这位大公主是贵妃的女儿,年年生辰都要大肆庆祝,久而久之,也成了年底官宦世家必赴的宴席,而且能够参加宴席都很荣幸,因为宫中不比宫外,参加宴席的人数是有限定的,比如每一户人家只能带一子一女进宫赴宴,若不是太后、皇后或是皇上亲自下了口谕,谁都不能坏了规矩。皇上当然不会管这等后宫之事,而皇后此时又以身体不适,推了各家的求见,所以这几日,太后这里的人很多,都是冲着这事来的。
“哀家记得昨儿是不是礼部那个什么官的夫人也来求过?”太后歪着头问了下李嬷嬷。
“是礼部主事的夫人,她相公没有三品,连参加宴席的机会都没有,才来求的,您昨儿可没答应。”李嬷嬷立即答道。
林夫人想说点什么却又不敢造次,这毕竟是翊宁宫,又不是她的林府,只得忐忑的等着太后决断。
“那便准了吧,方玉,你记下来,通知下下边就是。”太后的声音从上方传来,让林夫人感到一阵惊喜,连连磕头谢恩。
等到林夫人带着女儿走了之后,太后才疑惑的向着玉莞问道:“丫头,我可是看在你面上答应的,这两个姑娘我瞧着都不咋地。”
“许是小姑娘都爱热闹,太后又以仁善待人,宫里又不差这一口饭,何不赏了她们嘛。”刚才是玉莞给太后递了个小动作央求的,她可不会承认是为了看热闹才让太后同意的。
“哀家怎么觉得你有什么阴谋似的?”太后狐疑的看着她。
“没没没,对了,李嬷嬷,为什么她们都想参加大公主的生辰宴呢?”玉莞不想和太后继续对话,只得转移话题。
“前几年的生辰宴倒是没什么大不了的,只不过这一次,前线不是打了胜仗吗,皇上恩准了几位有功将领可以先行回京过年,为了节约银子,就把洗尘宴和大公主的生辰宴办到一起了。到时宫宴上必定有所封赏,要跳乘龙快婿就得提早相看了,再加上大公主和几位皇子也到议亲的年龄了,所以就上赶着凑热闹了。”
李嬷嬷倒也没有隐瞒什么,反正玉莞终究也会知道的。
“是了,你就呆到宫宴结束再回去,方玉啊,前儿我见着他们呈上来那块料子不错,不过颜色不太适合我们这年纪穿,就只收了起来,这会让绣房给赶赶工,给玉莞丫头做一身出来。还有前年睿哥儿送我那件红狐皮子,让他们抓紧点给做件斗篷出来。对了,皇后那日给我拿来那套珊瑚手串啥的,都给她套上。”
太后突然想起,东睿宸这次也要回来,她可得把他的小媳妇给收拾漂亮些。
“太后,这不妥吧。”玉莞被太后这操作惊到了,自己只不过是给太后看个病,当不起太后这么关心吧。
“你敢抗旨?”太后假装生气道。
“……”玉莞彻底无语了,只能默默接受,官大一级压死人啊,太后可比她高多了。
第三百零二章 ?大公主的生辰宴(一)
芙蓉城。
“王爷,您绕道芙蓉城,回府里就专门取个东西?”
凛北看着东睿宸从书房的暗格里取了一个精致的小盒子,就要往京城赶,有些郁闷,他们这紧赶慢赶,翻山越岭,就是为了拿这个盒子?
“怎么?”东睿宸还是带着那个镶金边的狐狸面具,但凛北还是脖子一缩,他是佟北来做久了留下的“病根儿”吗?怎么敢质问起王爷了。
“让你们先发到京城的信函发了没有?”东睿宸倒是没有在意他的小动作,转身上马,回头瞬间还不忘问凛夜。他们绕道芙蓉城已经将路程时间延长了,若不加快点,二十六赶不回去。想起星煜留给他的那封信所说的,记忆中那朝思暮想的笑颜越发清晰,仿若连日来的疲累都不再了,策马的速度加快了起来。
“已经让人快马加鞭送过去了,只是……”凛夜很快就回复了,但又不敢说出后面的话。
只是这样真的好吗?
东睿宸让他送的信中,不仅有前线的战报,还有拟报的各个有功将领的封赏建议,其中就有瑞辰,请封的是前锋少将,赐良田十倾,宅院一座,黄金百两,但已经为国捐躯,所以都给未亡人,也就是他的未婚妻子,玉莞。
按照王爷的想法,瑞辰死了,他才能以东睿宸的身份站到郡主身旁,但是王爷真的觉得郡主得知了这个消息能接受另一个男人?就算能,若是未来某一天被揭穿了,按照郡主的脾气,王爷能讨到好?
不过刚才凛北才吃了挂落,现在他就算想建议,也不敢说出口,他们宸卫的第一条律令便是,无条件遵从东睿宸的命令。
“已经让他多活了两个月了。”东睿宸知道凛夜想劝他,于是丢下了一句话。
凛夜现在是彻底无语了,王爷,您真的懂我的意思?虽然瑞辰是您的假身份,您想他什么时候死都可以,但是他活着这两个月有什么多余的意义吗?
东睿宸才没有凛夜这么多心思,那个盒子就放在他的胸前,里面装着他对她的承诺,他已经在想象玉莞感动的模样了,想到这里,不觉又加快了几分速度,他多想下一刻就出现在她的身边,纵然相隔千里,但相思连绵。
腊月二十六当日,天还未亮,宫门口已经排了不少马车在等待检查了,宫中更是一片忙碌,太后的翊宁宫也不例外。
虽然太后不必太早的出现在宫宴,但是宫中有个她疼爱的玉莞,当然要让宫女们使着劲给她上妆打扮,太后还在旁边不断指挥宫女们,要梳这个头,戴那个首饰,心中还憋着一股劲儿,怎么说也得把那些莺莺燕燕给比下去。
李嬷嬷看着兴致高昂的太后,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太后,那会太后才生下皇上,又怀上了一个,太医说是个公主,那时太后就在和她幻想着,未来她要如何如何打扮她,要让她成为天底下最美丽的小公主。
可惜太后没能如愿,那个小公主还是没能来到这世上,她记得太后身子刚刚好些了,就在自己宫中请了一尊观音像,为这小公主立了一个灵位,诵经祷告。后来与先帝闹了矛盾,更是日日将自己关在这佛室中,直到怀上了睿哥儿才走了出来。但睿哥儿生下来是皇子啊,而太后在生睿哥儿时候伤了身子,加上年纪渐长了,也不适合再怀了,对于小公主的心思也就放到别家女儿身上了。
但那会宫中却没有公主出生,白家嫡系也没有,太后又不爱搭理旁系,所以一直就将这心思埋在了心里。一直到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大婚,太后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太子妃,但没过几年,先帝大行,太子登基,太子妃也成了皇后,要保持一国之母的威严,宫中的嫔妃也多了起来,她也不能和她过于亲密了。太后当时还是失落了好一阵,只好寄希望于睿哥儿的媳妇,从睿哥儿到了议亲的年纪起,太后就没停歇过给他指婚的心思,遇到有合适人家的闺女,都要问上几句,结果找了十年了,也没个谱,偏偏睿哥儿还有先帝的遗旨,可以自己选择婚配对象,可把太后给急坏了。
现在有个太后喜欢,睿哥儿喜欢,皇上两口子都喜欢的莞姐儿在面前,太后这埋在心里的心思又勾了起来,还不好好打扮吗?也不管那些个东西合不合郡主的规制,只要太后觉得好看,就得放莞姐儿身上。
这样下来的结果就是,玉莞觉得自己像个日本艺伎那样,头发全部被挽起,在脑后梳了一个成熟发髻,脸上被涂了厚厚一层粉,被勾画了一条又细又长的柳叶眉,然后双眼皮生生被粉给盖成了单眼皮,小嘴也被涂的红红的,两腮还有两团正红色的圆团。妆容这样,身上更是环佩叮当,不知戴了多少金银玉器,敢情这一次宫宴是慈善晚宴吗?太后是把首饰铺子开在了她身上吗?
玉莞看着镜中的自己很是无语,太后平日的审美其实挺好的啊,怎么到她身上,就成暴发户式的炫耀了,她深吸了一口气,然后大着胆子向太后建议道:“太后娘娘,我能不能自己梳妆,让她们最后帮我挽个发髻便好?”
她觉得自己还可以抢救下。
“你自己能上妆?”太后不知道玉莞还有这本事,她看着镜中的玉莞,确实有些别扭,但又说不出哪里别扭,想着让她自己试试,反正时间还早,大不了擦了重来,便答应了。
玉莞重重的点了下头,几乎是逃似的把身上的首饰先摘了下来,然后彻底把脸上的妆容卸下……
这一次的宫宴直接选在了御花园的暖阁,这里可以容下二十桌的宴席。此时宫女和太监们正往每一桌上上水果和糕点,一些先到的人已经在找自己的位置了。
“那日太后派了人来说让莞姐儿要留到这次宴席完,不知道现在莞姐儿怎么样了?你说莞姐儿怎么入了太后的眼了?还要请封贵郡主?还好莞姐儿是定了亲的,不然恐怕要嫁入皇家了,那可是个深渊啊。”
陆氏带着玉卿晨,白凌玥和玉卿扬带着玉祁麟,玉刚烈带着叔礼,玉卿国带着仲礼,将军府倒是来得齐整,倒是苦了张义信,官职不够,不能进宫,只能在外面马车等候。
这一次宫宴倒没有将男女分开,都是一家人坐到一起,或是相熟的人家相邻,显得倒是有几分人情味。
“这说明咱莞姐儿招人喜爱嘛。”白凌玥笑着答道,她也是回去之后才从白启澜那里知道,莞姐儿给太后治病的事情,但太后的病是个忌讳,她也不能告诉婆母这个信息。
不过,就算给太后治病也不会有这般荣宠吧,一个郡主的封赏够了吧,恐怕还有别的原因吧?听说皇上和皇后对莞姐儿也有封赏,一个大夫应该不至于吧?